收到贝赛思拒信后如何逆袭?4步科学备考策略+滚动招生关键节点解析
作者:博明程
2025年05月14日
近期老师收到一位贝赛思G3入学考试拒信的家长分享了孩子的备考经历:尽管备考期间刷遍了MAP题库与Exam Path模拟题,但因备考节奏断断续续,英语口语与写作直到考前才突击准备,最终遗憾落榜。这一案例揭示了贝赛思入学考试的核心挑战——系统化备考与综合能力缺一不可。

贝赛思入学考试核心痛点解析
该家长反思指出,贝赛思考试难度远超预期,尤其在英语与数学板块:
- 考核维度全面:除学术能力外,英语口语表达与写作逻辑同样占据高权重;
- 备考误区警示:单纯刷题难以覆盖考试要求,需结合能力训练与模拟演练;
- 滚动招生规则:入学考试持续至8月底,但热门年级学位抢完即止,首次考试需全力冲刺。
收到拒信后的4步行动指南
第一步:深度复盘,定位备考漏洞
- 梳理考试模块得分情况,明确英语口语/写作、数学应用等薄弱环节;
- 复盘备考计划执行率,识别“突击式学习”“题海战术”等低效策略。
第二步:引入专业资源,构建科学体系
- 寻求国际学校备考机构支持,定制MAP考试与Exam Path专项提升方案;
- 强化英语综合能力训练,如通过情景模拟提升口语自然度,借助写作框架训练提升论述逻辑。
第三步:灵活调整目标,扩大录取机会
- 校区分流:考虑竞争相对缓和的贝赛思新校区(如2025年开学的腾讯明湾学校);
- 年级降维:若孩子学术能力达标但竞争激烈,可降级至低年级入学,后续通过校内评估跳级。
第四步:把握二次考试窗口期
- 密切关注学校官网动态,在8月底前报名补录考试;
- 制定阶梯式备考计划,避免考前突击,如:
- 基础期(1-2个月):系统学习历史、科学等学科词汇;
- 强化期(1个月):限时完成全真模拟题,训练答题节奏;
- 冲刺期(2周):针对错题本进行查漏补缺。
关键决策避坑指南
- 避免长期等待:年级越高考试难度越大,建议次年立即重考而非拖延;
- 警惕“降级误区”:降级入学需评估孩子心理适应能力,避免因年龄差距影响社交发展;
- 多元备选方案:同步关注其他国际学校(如腾讯明湾学校)招生动态,分散风险。
贝赛思入学考试是一场对学术能力与备考策略的双重考验。即使首次失利,通过科学复盘、专业赋能与灵活策略,仍有机会在滚动招生中突围。家长需理性看待拒信,将其转化为优化备考路径的契机,为孩子规划更精准的冲刺方案。

标签